皋蘭縣什川鎮(zhèn)上車村是一個有著悠久歷史和深厚文化底蘊的村莊,,一直以來都堅持傳承勤勞,、善良、互助的美德,。然而,,隨著時代的變遷,,一些陳規(guī)陋習也逐漸在該村蔓延,比如紅白事大操大辦,、彩禮攀比等,,這些不良風氣不僅加重了村民的經(jīng)濟負擔,也影響了該村的文明形象,。
為了改變這一現(xiàn)狀,,培育文明鄉(xiāng)風,村黨組織,、自治組織積極行動起來,,帶動群眾從自身做起、從小事做起,,努力推動移風易俗工作走深走實,,“蘭州市新時代最美鄉(xiāng)賢”、上車村紅白理事會會長魏生恒便是其中一員,。
過去的上車村,,辦婚禮是個“大工程”,提親,、訂婚,、行禮、大婚,,流水席擺得長,,酒也喝得厲害,,有時候一戶人家辦喜事,,全村人都跟著醉醺醺的。村上的紅白事主事人覺得這種風氣很不好,,既浪費錢,,又傷身體,還容易引發(fā)矛盾,。于是,,魏生恒就和大家琢磨著能不能改變這些不良風氣,讓婚事變得簡約,、溫馨而有意義,?
村里的紅白理事會召集各社紅白事主事人積極探討,研究方案,、提出標準,。理事會提出,婚禮流程要盡量簡化,,不比排場不比闊氣,,讓事主不丟面子但也不能浪費,。倡議一經(jīng)提出,就得到了大部分村民的積極響應,,并逐步推行開來?,F(xiàn)在,在上車村辦婚禮,,彩禮基本不超過5萬元,,桌席控制在500元以下,鄉(xiāng)親隨禮也在100元左右,,除去了盲目跟風攀比的陋習,,村民的經(jīng)濟負擔明顯減輕了。“新時代,,啥是面子,?多少禮金都換不來夫妻同心。一家人都奮斗,,把日子過好了,,那才是真有面子!”這是和相鄰們在一起時,,魏生恒常說的話,。
除了婚事新辦簡辦,在殯葬方面,,村里的變化也很大,。在上車村,過去辦喪事,,也很講究排場,,不僅得擺很多桌席,甚至還要請戲班子來唱幾天幾夜,,加重村民經(jīng)濟負擔的同時,,還可能因為過度勞累傷害身體。
于是,,村上紅白理事會再次及時站出來,,號召黨員干部帶頭,發(fā)揮表率作用,,做好事前事后報備,,事中則嚴禁鋪張浪費、搞封建迷信活動,。同時,,還大力提倡老人在世時多盡心盡孝,讓他們過得舒心,;老人去世后,,從簡治喪,,讓逝者安息。如今,,在上車村辦白事,,治喪時間原則上就是3、4天,,普遍禁酒,,以前的流水席也變成了四個菜的農(nóng)家飯,大家都覺得這樣挺好,。
婚事新辦,、厚養(yǎng)禮葬、移風易俗,,不僅是一種文明風尚,,更是一種責任。作為村里的紅白理事會會長,,魏生恒始終感念鄉(xiāng)親們對他的信任,,時刻不忘自己的使命,積極參與文明實踐工作,,樹立身邊榜樣,,讓大家學有方向、做有標桿,。2024年,,上車村見義勇為好小伙魏亮被評為“蘭州好人”,還通過“道德評議會”推舉出1位“鄉(xiāng)村好大東”,、5對“好婆媳”,。魏生恒還主動參與村規(guī)民約的修訂完善,深入社區(qū),、其他村鎮(zhèn)開展移風易俗主題宣講近10場次,,這其間,他也學習了更多有益的經(jīng)驗,。
談起下一步工作,魏生恒對家鄉(xiāng)的熱愛之情溢于言表:“梨韻什川,、魅力皋蘭,,我愛我的家鄉(xiāng),希望她越來越美,、越來越好,。移風易俗,久久為功,,我將和更多同志,、廣大村民一起攜手努力,,做新時代興農(nóng)人,讓希望的田野潤新風,!”(皋蘭縣委宣傳部)